凭借独特造型、绝对的威严、精准阅读球赛细节,使他既可以准确果断地吹判,又能保持比赛的流畅性,这也令他在众多裁判中脱颖而出。皮埃路易吉·科利纳从低级别联赛渐渐打响名堂,短短三个赛季时间就登上乙级赛场,38岁就在90年代时期的意甲亮相,也就是意甲最辉煌“小世界杯”时期。
有人问为何皮埃路易吉·科利纳对于自己的吹判如此坚定,难道他都不会犯错?其实他也会怯场,面对世界顶级球星如巴蒂斯图塔、罗纳尔多、罗伯托·巴乔等也会紧张,所以他从不掉以轻心,信心来自于充足的准备, 根据与他共事过的裁判描述,他可以记得比赛的每个细节,精准预测出双方的首发11人、哪些球员及位置比较容易产生冲突,这些都来自于他在每一场比赛开始前做的功课。
保持本心、做出正确的决定,这也给予他与球员硬拼的胆量,1998国际米兰的保罗·索萨不满被判罚黄牌与其争吵,反而变成被教育的孩子;欧洲杯中埃德加·戴维斯与对手托马斯·雷普卡冲突,他为埃德加·戴维斯出头狠狠骂走对方;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足球金牌战尼日利亚对上阿根廷,90分钟伊曼纽尔·阿穆尼克(西甲巴萨)从队友发出的定位球助攻射正绝杀对手,而当时的射门位置遭阿根廷球员质疑是越位在先,而皮埃路易吉·科利纳选择相信线审判决进球有效,而这个判定完全正确,而这些属于他经典时刻也让这位“光头裁判”声名大噪。
经历越多的比赛,皮埃路易吉·科利纳清楚自己的不足,明白赛场上沟通的重要性,随着1995年成为国际裁判后,为了与球员沟通他学会三种语言包括法语、西班牙语、英语,种种态度反映他有多尊重自己工作。而这份敬业也得来回报,拉齐奥的内德维德带球在禁区摔倒,皮埃路易吉·科利纳很清楚这位“铁人”的性格,如果没有碰撞他是绝对倒下,于是他判罚点球,然而内德维德没有辜负他信任,起身诚实告诉他自己是不小心摔倒,皮埃路易吉·科利纳亦没有为了面子而果断改判取消点球,以上都能说明他与球员的互相尊重。
2002日韩世界杯,最关键冠军赛德国对上巴西亦由皮埃路易吉·科利纳来执法,他在比赛前一天将自己锁在酒店里不出门,观察两支球队在世界杯期间的的每一场比赛并写下笔记,罗纳尔多在这场比赛梅开二度,巴西加冕世界冠军,而他在这场只发出两张黄牌,且皆于比赛开始前9分钟就出示,他希望一开始就定下执法尺度。赛后双方球员对他赞不绝口,罗纳尔多更将其球衣送给他表达敬重之意。
身为国际级裁判,执法过无数大小比赛,铁面无私、公正不阿的皮埃路易吉·科利纳在1999年的一场欧冠决赛,让他重新思考自己在球场的定位。英超曼联对德甲拜仁慕尼黑的奇迹之夜,带着一球领先,拜仁全场90分钟压迫防守,丝毫不让曼联有机会接近禁区,正在拜仁球迷看到胜利在望时,伤停补时第91分钟谢林汉姆得到队友从禁区外围传来的助攻进球追平比分,接着曼联球员发角球助攻索尔斯克亚再进一球将比分逆转为2-1。现场曼联球迷热血沸腾,球员更是有如狮子般咆哮,但皮埃路易吉·科利纳转身过来看到的是拜仁球员跪地哭泣,他走向那些球员一个个扶起便对他们说:“比赛还没结束,还有时间,起来战斗吧”。
也许,当下身份不应该这样,但这一幕使他对裁判这个角色多一份领悟,裁判也是人,也需要有同理性,球员的情绪也是裁判需掌握的一部分,赛场上双方球员都为足球献出生命,但只有一半人能够取得胜利,其余一半只能接受失败实在太残忍,或许那刻,他并不是裁判,而是队医去抚平战士的们的痛苦,也因此,皮埃路易吉·科利纳往后的哨声,多了一份柔情与温暖。
不管任何运动,执法裁判总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吹判的好不会有人记得,就像一场冠军赛人们只会记得MVP、防守球员,吹判有差错,便受到检讨。足球场随着时代演变,越来越多镜头,看的越细致,VAR的出现是裁判左右为难,球员质疑裁判的场景变得更加频繁,但碍于规则赋予裁判的权力,许多球员也只能尊重而敢怒不敢言,皮埃路易吉·科利纳表示尊重从来都不应该是强迫,而是以实力去争取回来。生涯执法明察秋毫、公正不阿,就连06意甲“电话门事件”他也未牵涉,当时意甲主席卢西亚诺·莫吉为了操作赛事调动多名裁判,唯有皮埃路易吉·科利纳是其最不想接触,因为他知道皮埃路易吉·科利纳不会答应。
连续6届夺得FIFA最佳裁判、7次意甲最佳裁判,在没有VAR的年代,皮埃路易吉·科利纳的表现胜过VAR,令人心悦诚服,他的吹判并非完全无错漏,但他勇于面对、负起责任、愿意与球员解释及沟通,这份坚定、公道比起他独特的外表更令人印象深刻,也正因此他亦得到“教父”的尊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