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1.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血压变化及引流情况,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置切口或椎管内的急性血肿。
2.颈椎前入路手术患者,如术后切口肿胀明显和(或)患者主诉颈部有憋胀感,应立即除外切口内血肿的可能,必要时可拆除缝合线,以防因椎前血肿压迫气管导致窒息;对于因切口血肿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的患者,应首先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紧急打开切口清除血肿并送手术室进行清创处理;对于经CT或MRI检查证实椎管内血肿压迫脊髓并出现四肢肌力下降的患者,应迅速转至手术室紧急再手术,彻底清除椎管内血肿,彻底止血。
不论是颈椎前入路手术患者还是后入路手术患者,如术后出现不明原因的四肢麻木、无力症状的加重,或者症状减轻后再次出现,应当考虑椎管内血肿压迫脊髓的可能。如果病情允许,应行急诊MRI检查,明确是否出现椎管内血肿、血肿形成部位及严重程度。一旦明确椎管内血肿形成的诊断,应紧急行切口清创及脊髓减压。一般情况下,因急性血肿压迫脊髓并出现脊髓损伤症状者,6 h内进行血肿清除、脊髓减压,可获得良好疗效。
3.颈椎前入路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吞咽困难,应首先排除内固定因素或术后椎前脓肿,症状严重者可给予鼻饲。如果患者术后出现发热、颈部疼痛、颈前肿胀、手术切口有分泌物、进食后有食物残渣从切口处溢出,应高度怀疑食管瘘,需尽快进行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如确诊为食管或咽后壁损伤,应禁食禁水、留置胃管,必要时可请胸外科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会诊,施行食管或咽后壁二期修补术。对于合并椎前脓肿者,应进行彻底清创引流。
4.如果术中出现硬脊膜损伤,应尽量修补硬脊膜破口。对于无法修补或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患者,应注意维持出入量平衡,特别是维持正常的清蛋白和电解质水平,可适当延长引流管留置时间。严重者可行腰大池引流术。
5.对于术后出现继发神经功能障碍者,应进行颈椎MRI、CT检查,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6.对于颈椎术后节段性神经根麻痹导致神经根功能障碍(例如C5神经根麻痹导致三角肌功能障碍)的患者,经复查CT、MRI排除门轴折断、内固定位置不佳等手术原因造成的器质性因素后,建议进行神经营养治疗、肌电刺激及康复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预后。
7.颈椎前入路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或饮水呛咳,多为术中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受到牵拉所致,多可自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