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岷江沱江流域总磷污染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在四川农业大学1教301会议室顺利召开,该项目由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七家单位合作完成。四川大学石碧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院士、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甘炳成研究员、西南石油大学陈永灿教授、西南科技大学董发勤教授、重庆大学郭劲松教授、四川大学刘敏教授、西南大学陈玉成教授、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何志平研究员对成果进行了评价,会议由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叶宏研究员主持。 首先,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陈代文教授教授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指出,由四川农业大学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创新团队牵头,联合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省乐山市福华通达农药科技有限公司等项目合作单位,历时十年长期致力于岷江、沱江流域总磷污染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也希望各位专家对此次评价多加指导,不吝赐教。 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城乡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团队沈飞教授对项目进行了详细汇报,针对岷江、沱江流域总磷超标严重,流域总磷来源与负荷情况不明,流域水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滞后,总磷防控技术针对性、适用性和系统性不强,流域水环境综合技术体系平台化功能性不足等问题,重点围绕流域尺度磷来源解析、流域污水排放标准研制、有机磷废水资源化工艺开发、污水处理工艺提标升级、农田面源磷素综合防控、畜禽养殖粪污近“零”排放、流域污染治理综合技术平台构建等方面开展系统科学研究、技术优化集成和模式示范应用推广,研发形成了一套完整岷江、沱江流域总磷污染减量和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会上,专家提出了一些问题与意见,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邓仕槐教授进行了解答回复。 评价组专家认真听取了成果汇报,高度肯定了成果单位在岷江、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项目成果具有显著的创新性,为全国流域水环境保护提供了先进的治理理念和重要的技术支撑,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该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有机磷废水资源化技术和农田磷素利用与防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